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玄策借兵,李治发难夺权 (第2/2页)
如此的话,肯定也是一桩美谈。
王玄策来突吐蕃求兵,一无国书,二无授命,全是他自己风临时决断。
“当真,上使为天朝使臣,我吐蕃作为姻国,哪有不出兵相助之理。”
葛尔东赞笑了笑。
国与国之间,若无利益关联,怎么可能会出兵呢?
王玄策一人灭一国,却是多为传说。
但是很少人会看到,吐蕃也是因为此事件,做大做强,直接晋升成了,能与大唐分庭抗礼的存在。
是功臣,或者是罪臣。
都因为时间的流逝,以及时代的变迁,都变得面目全非。
但是,在当时的环境来说,确实也是大涨国威。
“那吐蕃能出兵多少呢?”
王玄策又问道,别说就派个几十人给他。
那都不够天竺生吃的。
“现如今,能召集到的兵甲,有三千众,但是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兵卒支援。”
吐蕃此时已经启动了全国为战的模式,兵员只会多不会少。
“三千够了,事不宜迟,还请将军为本使召来,等解救出使团之后,本使必定会上报唐皇,以表姻国之功绩。”
王玄策双手抱礼,答谢道。
封侯拜相,可能就在此间了。
想想都觉得让人兴奋。
如果真的只是如此,那么王玄策肯定也能因此封侯。
毕竟,灭一国之功绩,可不是寻常战将就能达成的。
而且还是几乎不依靠唐朝的力量之下。
但是,在灭了国了之后,也让李世民见到了吐蕃趁机做大,也就没有给过其太大的官职,就是一个散朝大夫打发了,更没有封侯。
“那还请使者休息一日,整顿兵马,还需一日,明日之时,定可出发。”
葛尔东赞说道。
“还希望,使者转告贵国大王,王玄策在此谢过了。”
王玄策殊不知吐蕃背后的算计。
就算是知道了,也会答应如此。
各取所需罢了。
几日之后,吐蕃三千人马,便出了吐蕃的地盘之内,抵达了泥婆罗国。
“天朝上使,我国兵甲悉数在此,共为一万三千人。”
泥婆罗国国王鸯输伐摩,领军而来,当面对着王玄策持礼道。
泥婆罗国乃是小国,小国想要在夹缝生存,那就只有依附大国。
是大唐的藩属国,同时也是吐蕃的附庸国。
王玄策一人灭一国,出力最大的就是泥婆罗国。
而受益最大的,则是属于吐蕃。
“兵员已经到位,那就出发!”
王玄策也能难以想象,自己一个外交官,也会有朝一日,手持军权,领军作战。
“出发!”
在得到了许可之后,鸯输伐摩才敢对军队下达命令。
这就是弱国的悲哀。
哪怕是一国之主,也比不过大国的一个使者。
这一切都源于大国的势。
王玄策一人灭一国,其实不是其能力使然,而是大唐的国威所至。
和大唐实行的番兵政策如出一辙。
只是一个是以大唐皇帝令而下。
现在,只是王玄策游说所致。
大军远去,铺垫出不一样的大唐神话。
……
长安城之内,也变得波诡云谲起来。
“陛下,臣有本要奏!”
许敬宗立站而出。
“爱卿有何事要奏?”
李治问道。
“臣要告司徒褚遂良以权谋私,把控朝政,利用职权之便,安排家族亲近之人进入政要为官。”
“臣还要告司徒褚遂良知法犯法,兼并土地,废坏国策。”
“此乃是证据,还请陛下明鉴之。”
许敬宗从衣袖之中,抽出一叠厚纸,呈交给了内侍。
而站在一边的褚遂良也是一愣。
这是要搞什么?
这大多的事。
这朝中的人,有哪几人没有给自己人引荐,又有几人没有兼并土地呢?
褚遂良余光扫过了龙椅上的李治,只见李治看着手中的纸张,脸色低沉。
“哼!”
李治突然大怒,将案上的奏折全部推倒在地。
“朕的司徒,你说这是不是真的?”
李治手指着散落一地的奏折,质问道。
“臣知罪,还请陛下息怒。”
褚遂良更想不出,为何李治会突然发难。
“这么说来,奏折所奏之事,你都认了。”
李治声音冰冷,让群臣心间,都不由泛起来丝丝寒意。
没有人知道,这个小皇帝要干嘛?
“臣一时糊涂!”
褚遂良伏跪在地,还真考虑李治的用意,完全没有意料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作为李世民指定的顾命大臣,没有尽到辅佐的职责,反而帮助长孙无忌制衡新皇。
李治如何能忍之,这第一刀,便是就要落在褚遂良的身上了。
“以权谋私,兼并土地,该当何罪?”
李治狠辣的一面,在此时也暴露出来了。
如不是局势使然,他绝对不会露面而出。
在内忧外患之下,他唯有快刀斩乱麻。
“按律,该当消去官位,交由大理寺审理,再按罪处理。”
许敬宗立即答道。
“那便交由大理寺审理,按罪处理,不可轻饶。”
李治斩钉截铁的说道,帝王的铁血无情,展露无遗。
“陛下,臣知罪,臣知错。”
褚遂良也终于回过神来了,这位陛下,现在不像是在开玩笑。
是真的要拿自己开刀。
也知道,是自己错在了哪里。
同时他的眼睛,不由扫向两边。
“陛下请息怒!司空大人也只是一念之差,如今又是用人之际,还请陛下从请发落。”
崔挹挺步上前一步。
“还请陛下从轻发落,司空多年以来,多有政绩,多有功劳,就赦免他这一次吧。”
韦挺也后一步进言道。
他们现在氏族门阀都抱在了一起。
族与族,相互通姻,已然成为了一个整体。
荣辱与共,同进同退。